《哥德堡》三十变极简解读丨巴赫音乐会必备(一)
古尔德演奏(1981年)& 《哥德堡变奏曲》总谱
兰多芙斯卡对《哥德堡》30个变奏的解读
——摘自“Landowska on music”
1、人生就如“哥德堡变奏曲”丨巴赫,真的是上帝通过他的手来作曲的吗?2、她说:“我从不把《哥德堡变奏曲》当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,它是生命的体验!”;3、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“三十个变奏表现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幽微之处”;4、如何用芭蕾舞思维解读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?5、每天一首巴赫丨盛原老师演奏《哥德堡第29、30主题变奏曲”;6、每天一首巴赫丨贝多芬《迪亚贝利变奏曲》与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;7、影响古尔德巴赫诠释的重要人物丨图雷克《哥德堡变奏曲》视频;8、周海宏丨我为什么不喜欢朱晓玫弹的巴赫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;9、陆倍文丨周海宏没有听到朱晓玫,只听到了不符合自己想象的“哥德堡”;10、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浅谈丨这部作品如同一匹战马,人人都想驾驭!11、321巴赫生日快乐丨著名音乐家聊巴赫丨圣诞清唱剧丨哥德堡变奏;12、沉睡即永恒,在音乐中沉睡是永恒的永恒丨王笑晗演奏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;13、古尔德访谈录丨从《哥德堡变奏曲》开始回顾25年录音艺术家生涯 (上);14、横跨古典、浪漫的诗情画意丨肯普夫演绎最浪漫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(BWV988);15、音乐短札丨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浅谈丨30种变奏是巴赫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,以及面对自然的沉默思想;16、电影中的巴赫丨沉默羔羊丨辛德勒名单丨哥德堡变奏丨英国组曲;17、【演绎视频】1955和1981年的《哥德堡变奏》;18、阅读巴赫,从这一页开始丨如何上一堂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赏析课?19、每晚古典音乐会丨上海爱乐竖琴演奏家陈妤颖丨“理智与情感”:《哥德堡变奏曲》里的钢琴与竖琴;20、巴赫视频课丨杨燕迪解读《哥德堡变奏曲》(一);21、杨燕迪丨什么是《哥德堡变奏曲》的最佳欣赏方式?22、一份入门级的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赏析丨经典音乐作品入门指南(一);23、巴赫视频课丨杨燕迪解读《哥德堡变奏曲》(二);24、巴赫曲谱教学(一)丨《哥德堡变奏曲》Aria;25、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变奏曲之《哥德堡变奏曲》丨西方古典音乐入门手册(十五)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f0562yya9ch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图雷克演奏
V1.使用第一层键盘,二声部,前奏曲风格,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。
V2.三声部,使用第一层键盘,上二声部暗示主题,低音部随基本旋律。
V3.卡农,三声部,使用第一层键盘。
V4.第四是一串轻快的模仿,模仿前一变奏。
V5.第五是两声部在两个键盘上交错着的,欢乐的爆发。
V6.在第六中,宁静回来了,顺利而迅速地,进入下一个卡农。
V7.第七是一个活泼的意大利风格的声音。第一、二层键盘交替表达,西西里舞曲风格。
V8.第八又开始了双声部交错的嬉戏,然后突然停止,让第九也就是第三个卡农进来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二声部,活泼的托卡塔风格。
V9.使用第一层键盘的三度卡农,三声部。
V10.第十是个年轻蓬勃的、严格跟随低音的赋格。第一层键盘,四声部的小赋格。
V11.第十一是精致的双簧管声音,跟它对比的第十二,也是第四卡农,呈现出庄严的自我肯定气质。使用第二层键盘的托卡塔风格。
V12.第一层键盘,四度卡农。
V13.第十三是一个精巧的长音旋律,类似《意大利协奏曲》中的行板,但不像它那样以庄严的D小调结束,而是在最光辉的G大调中打开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抒情风格。
V14.第十四在双手交错的演奏中恢复了活泼的性格。舞蹈的韵律似乎暗示着蝴蝶飞舞的形象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活泼的前奏曲风格。
V15.第十五是第五个卡农。这是三个G小调变奏中的一个,这些上行下行的旋律似乎表达了愤怒和绝望的情绪。上行动机的最后一小节像问号一样悬置。巴赫这样悬而未决,大约是为加强第十六中——法国序曲的肯定色彩。由原来一直的G大调转为G小调,第一层键盘,五度转位卡农,行板。
V16.又变成G大调,前半部慢后半部快,序曲,把法国风格序曲的三段式改为两部:前半部为二声部前奏曲风格,行板;后半部为三声部小赋格,快板。
V17.第十七是一个下降的小瀑布,产生着泡沫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二声部的托卡塔风格。
V18.第十八也就是第六卡农,好像一个穿插着幽默的进行曲。使用第一层键盘的六度卡农。
V19.第十九在这顺畅的声音中继续摇摆。使用第一层键盘,舞曲风格,三声部。
V20.第二十中又出现了猛烈的飞翔,对话的声音汇成强大的追索之声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具华丽的技巧。
V21.第二十一,好像女神列柱慢慢挪动着僵硬的步子一样,第二个G小调的变奏出现了,尖锐而具有悲剧性,支撑着两个卡农。这个小调的低音让我们想到B小调弥撒中的 “受难(Crucifixus)”。这一段变奏的不宁追问和哭泣的应答,形成退却的和结局。七度卡农,部分使用半音阶。
V22.第二十二,相反的代表“肯定”的时刻。它身形巨大,像帕勒斯特里纳(Palestrina)的音乐那样互相缠绕。托卡塔风格,宁静的调子。
V23.第二十三,模仿拉莫风格的性格是自由自在的,三度和弦无拘无束地奔跑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模仿对位方式。
V24.第二十四中,巴赫让情绪严峻下来,这也是第八个卡农。八度卡农,使用第一层键盘。
V25.第二十五,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G小调的变奏,是这串项链中最美的珍珠。在它庄严的颤动中,所有的浪漫和不宁都发现了自己的标识。这个装饰丰富的广板有着劈天盖地的小调色彩。这个让人怀旧的、像六度扩展的乐句难道不让人想到瓦格纳的“特里斯坦”和肖邦吗?
V26.恢复G大调,前奏曲风格,慢拍和快拍子之间的旋律对比。
V27.第二十七,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经过段落,由三连音围绕萨拉班德构成。是第九个卡农——只有巴赫才能赋予这个学究气的形式如此顽皮幽默的色彩。使用第二层键盘,九度卡农。
V28.第二十八,像一串铃铛作响,好像在充满颤音的旋律之网中追寻光线。在巴赫的《圣诞神剧》中,开场就是这样欢乐的鼓声——大约拉莫会将之视为他的发明。使用一贯的震音发挥华丽效果。
V29.第二十九充满喧闹的喜乐,在分布于两个键盘上的滚动的三连音中,密实而厚重李斯特将之浓缩到一个键盘上,于是创造了他的作品中最辉煌的效果之一。主调音乐样式,第一、第二层键盘交替。
V30.第三十,“集腋曲(quodlibet)”。集腋曲这种样式有很多种作法,比如把性格对立的歌曲主体混合,或者由许多首差别很大的民歌组成,同时发声。这种途径暗示了对位的可能,故巴赫选择了它。此集腋曲是1696年左右大街小巷上流行的曲调。巴赫根据传统将主题分开,倒置、模仿后再穿插。看上去,巴赫以这样的旋律结束全曲,是在缅怀亲族传统。据福科尔的传记记载,巴赫的音乐家家族聚会时,大家合唱一段众赞歌,然后开始即兴创作各种音乐玩笑,当快乐达到顶峰的时候,突然又沉默下来。